長期的疼痛對個體造成的影響包括:
皮膚感覺的變化,
負面情緒的增加(如焦慮、緊張、抑鬱、憤怒等),
對事物認知的改變,
行為上的變化,
動作模式的改變。
為什麼疼痛會引起這些影響呢?
因為疼痛是通過周邊神經傳遞到大腦的,
(無論是手術後、意外受傷、車禍、姿勢不良、產後或運動損傷等)
疼痛信號沿著神經路徑傳送到負責身體感覺的大腦皮層,
並將疼痛的強度和部位信息傳遞到大腦中與疼痛情緒記憶相關的區域,
大腦相應的記憶區域會對疼痛做出反應——
這包括保護身體的動作、情緒記憶以及內分泌對內臟器官的調節。
如果疼痛持續時間過長會怎樣?
前額葉和邊緣系統,這些影響認知、行為模式和情緒調節的區域將受到影響,
感知身體位置的區域、體表感覺的區域,
以及負責運動的區域,這些大腦灰質都會減少,
大腦的獎賞回饋機制也會下降,
在情緒、認知和行為相關的大腦結構之間,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也會降低。
簡單來說:
當你每天都處於疼痛狀態時,大腦會不斷感受到威脅,
並持續向身體各部位發出警戒信號,
因此肌肉會一直緊繃,身體難以放鬆。
在這種情況下,大腦會做出保護身體的避痛反應,但這樣的動作會導致身體失去穩定性。
最初的疼痛可能會促使你去處理它,
但長期的疼痛會使大腦對各項功能的正向回饋逐漸減少,
結果大腦的功能會有所退步。
而疼痛與抑鬱症共享相同的神經可塑性原理,
隨著疼痛的延續,情緒會愈加低落,
情緒越低落,疼痛感就會越強烈。
「疼痛」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你的思維」,
何時疼痛開始主宰你的生活,
無法擺脫,只能學會共存以尋求平衡,
何時疼痛開始阻礙你嘗試新事物呢?
那麼呼吸與疼痛有什麼關聯呢?
呼吸能帶來哪些改變?
當你開始自主練習呼吸時,
建立腹內壓的同時,
腹內壓會增強身體的穩定性,
周邊關節會更為集中,
神經信號會重新上傳至大腦,
啟動大腦的中央自動控制系統,
重新連接掌管大腦各項功能的區域,
讓神經傳導物質開始互相傳遞信息,
在一次次的練習中,
讓負責身體動作的區域明白這是「正確、不痛、安全的動作」。
同時喚醒負責情緒、認知和行為的前額葉及邊緣系統,
讓感知疼痛的區域知道身體已經不再疼痛,
負責發出威脅信號的區域也會明白一切安好,
負責情緒記憶的邊緣系統則重新建立「正確的感覺」。
此時,大腦開始出現獎賞的正向回饋機制,
相關的正能量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
會在大腦中積極傳遞信息,
使得大腦不再頻繁感受到威脅。
因此,大腦學會放鬆,身體也隨之放鬆,
在你下一次使用動作時,
優先建立「正確、不痛、安全的動作」。
大腦會開始感受到快樂因子的存在,
你也會感受到快樂,
這時候,你將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不再因疼痛而感到沮喪,
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常見問題:我很擔心效果不好,一次就能好嗎?
這個過程需要練習,
需要時間的累積,你問一次會不會好?
生活在繼續,身體每天都在運作,
你的疼痛是否會再次出現,
需要你願意邁出一步去練習它,
感受它的變化。
當然,有SCS拮抗鬆弛術可以迅速幫助你減輕疼痛的小秘訣啦XD
透過你的主動參與,邀請你一起感受改變。
#身體保健 #上班 #忙碌 #腹內壓 #運動 #呼吸法 #內分泌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科學#學習#氣喘#胃腸#姿勢改善#外傷#情緒#brain #emotion #exercise #viscera #dynamicneuromuscularstabilization #straincounterstrain #pain #週日 #知識 #週日知識日
圖片來源:https://thenounprojec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