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轉台中跨區物理治療案例
在台灣由於物理治療這個醫學領域在社會大眾中一直不是很普及,因此也導致在這個領域深耕的專業物理治療從業人員也非常的少, 至少與其他門診相比。 但基於物理治療是一個需要相對較長的溝通及治療時間,在過程中與患者或就醫人員會逐漸建立一個比較私密的關係,從陌生關係到朋友關係。一方面是需要有足夠充分的溝通過程了解患者的病理問題,另一方面是可以達成讓患者處在比較自在與放鬆的狀態。 跨區治療其實對大多數人或門診來講可能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對於比較社恐的人來講這是一件麻煩且不知從哪開始的問題。 許多患者可能因為工作等其他事情,導致在去往其他城市後放棄持續治療。
本次案例是由 彭思瑋 物理治療師 轉介過來。
跨區物理治療案例起因
有天收到訊息:
「嗨,我有個個案想要轉介給你,我有一位聲樂背景、舞團、劇團的女生,她在找台中的物理治療師,請我介紹~」
「主訴是肩夾擠的症狀、脖子容易緊、痠、最近一次是前天來臺北上課的時候找我幫她看下背痛(尾椎到L4、5)」
問診
在第一次問診過程後,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本案例患者有幾個比較大的病理特徵,包含一直不斷重復的腳踝扭傷、常常感覺吸不到氣、感覺無法輕鬆的發聲、橫膈是緊束的,睡覺左右肩常會自己緊張起來並痛醒、以及生理期經前症候群加上經期症狀。 這讓她一個月的時間內有大半個月體力都在沒有得到良好休息的狀態下不容自己支配。
聽完主訴我的第一個想法是 : 「一個20幾歲的女生有大半個體力都不能自己所能支配,也太辛苦了!」
第二個想法是 : 「腳踝的壓痛點先處理,接著調整呼吸方式,獲得氧氣之後,睡眠、免疫力、體力、供氧、壓力問題,一切都會好很多,交給我吧!」
治療作用
從半個月都在昏沉中的個案,至今能應付劇團、演出、學校教課,忙得不可開交,表演遇到膝蓋碰傷、腳踝扭到,調整發聲技巧、口腔型態的改變,忙錄後的壓力的卸除、疲勞的恢復、心情的梳理,就從那次的旅程開始,至今一直有幸陪伴著她。
後記
「當時怎麼會想要轉介個案給我呀?」
「不知道欸 我是對情緒感受比較敏感的人 這幾年也做很多motion emotion的觀察和學習」
「哇~~~受到你青睞真的很太幸運了」
「當然當然 很開心這個個案可以轉給你XD」
結語
如果有任何需要長期關注與治療的問題,一般可以透過你現有的醫生諮詢在其他城市可能合適的門診或醫生。 這樣多少可以減少因為脫離了熟悉的環境而導致沒有持續治療的問題。
最後,在我和個案都感到幸運能遇見對方時,也非常感謝介紹我們彼此認識的 彭思瑋 物理治療師 ,以及因宏甫開辦課程讓我們有緣相識的緣分。
聯繫我們
如有任何問題想要諮詢,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你可以透過張雅惠的電話,Line,或信箱聯繫資訊,或透過右邊的表單,我們在收到您的消息後會盡快回覆您。
張雅蕙 物理治療師
電話: 0978–737–454
Line ID 搜尋: @957ycs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