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治療室的患者,從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佔多數,到有運動習慣但不持續的人是一部分,最後有經常運動習慣的人幾乎是少數中的少數。因此從剛開始建立運動習慣的過程中,可能請患者回去運動一兩週後,就會開始聽到腿痛、腿緊、腰酸、腰緊的抱怨,患者也可能因為緊繃痠痛就放棄運動,而讓建立運動習慣更遠了一點。
造成運動後痠痛的原因
造成這些痠痛的可能性有哪些?
- 可能是未充足的暖身活動就開始運動
- 可能是運動完未充足的伸展和緩和活動
- 可能有其他未處理的潛在問題因為運動使狀況變差
今天想討論的是第一點和第二點,想要有好的運動表現,除了肌耐力與肌力之外,好的柔軟度也同樣重要!
為什麼伸展這麼重要?
- 事前暖身的伸展可以讓肌肉開始進入正式運動前的動作模組裡,肌肉就知道,這裡等一下是要動作的地方
- 事前、事後的伸展讓緊繃的肌肉、筋膜有好的延展時,血液內的養分、氧氣也能通暢送達
- 關節角度最大化時始你運動時候的動作正確有效的執行,身體也可以省略掉很多因為缺少的角度而產生的其他身體勞損
- 對心肺系統來說,適當的暖身、緩和等於是預熱的概念,讓你進到正題時,心肺系統能無縫接軌!在緩和時期時也讓心肺系統慢慢的下坡進入休息狀態。
患者在開始進行伸展活動的初期通常都緊的要命,說伸展活動比走跑步機還要吃力,但要有好的運動表現,好的柔軟度也不可或缺。
伸展越痛效果最佳嗎?
到底要伸展到多緊?越痛越好嗎?
答案顯然並不是。在伸展過程中只要感覺有緊繃就可以了,不用到痛的感覺也依然會有效果!
每個人在執行伸展活動的樣貌於極限不同,不用因為別人可以彎的時後彎的比較多就逼迫自己也要達到相同的動作喔!
要伸展多久?越久越好嗎?

每次伸展10-20秒,重複5-10回
如果是剛開始伸展的人可能緊到不行,5秒可能就令你難受,也不用勉強要到10秒,可以多做幾回直到感覺緊繃下降或不再緊繃即可~
要做什麼類型的伸展?
在運動前可以做動態伸展、緩和時期可以做靜態伸展。
可以依照自己從事的運動來選擇伸展的項目喔~